滴滴向出租車開放網約車業務,意欲何為?
滴滴出行宣布,與北上廣深杭等十余個城市的近50家出租車企業達成戰略合作,將在智能派單、流量融合等方面展開探索。
滴滴表示,在流量融合方面已經實現出租車網約車訂單和后臺系統打通,也就是說出租車司機未來也可以承接網約車的快車訂單。
網約車平臺,為何此刻準備向出租車開放?業內人士表示,滴滴此舉或“一箭雙雕”,一是為網約車新政實施后,儲備更多運能;二是通過提高傳統出租車司機的收入,安撫這一群體的對立情緒。
就在7月底,期盼已久的{網路預約出租汽車經營服務管理暫行辦法}和{關于深化改革推進出租汽車行業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}兩個方案同時發布。
特別是網約車管理辦法,對于未來可以從事網約車的車輛和人員都設置了不低的門檻,強調車輛和從業人員必須取得相關資格。
盡管目前各地的管理條例尚在制訂中,但是從已披露的一些方案看,不少地方明確將限制外牌從事網約車服務。
業內人士表示,目前網約車的市場已經遠遠大于傳統出租,如果屆時限制外牌措施真的落地,網約車平臺肯定會遭遇到運能缺口,而滴滴此時引進“正規軍”,可能在為未來業務的順利運營未雨綢繆。
另外一個問題同樣不能忽視,快車等網約車市場近幾年快速壯大,對傳統出租市場形成了很多沖擊,引發了司機的不滿。
為此,在國家層面出臺管理意見鼓勵促進互聯網與出租汽車的融合發展后,滴滴第一時間表態將投入1億元建立出租車與網約車融合發展基金,用于對出租車服務轉型升級進行資金補貼。
“讓出租車司機在從事傳統出租業務的同時,向他們開放快車業務,將提升車輛運營效率,增加收入,從一定程度上緩和對立情緒。”上述人士這樣解釋。
國家發改委城市中心綜合交通院院長表示,大數據與“互聯網+”時代,網約車出租車融合發展,需要各方面攜手共進。網約車和出租車企業攜手合作有非常大的想象空間,不僅有利于出租車企業整體運營效率的提高,也可能為交通行業帶來更多變革動力。
盡管滴滴昨天的這一動作吸引了很多的眼球,但傳統出租車究竟如何從事網約車服務?落地后是否真的會實現雙贏?這些問題還需要接受市場的考驗。